DB5325∕T 113-2024 情人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ID

9F86079B61BA4709B3E5D790121400A7

文件大小(MB)

0.29

页数:

10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红河州地方标准,DB5325/T 113—2024,情人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2024-07-18 发布2024-08-18 实施,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ICS 65.020.20,CCS B 05 5325,DB5325/T 113—2024,Ⅰ,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开远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由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开远市农业农村局、红河州农业科学院、开远云之澳花卉有限公司、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锋、杨孝恳、涂艳芳、杨小芳、马娇、段晶、杨帆、钱志龙、宗迪、张程、,李宝珠、李佛莲、康燕妮、张政、郑钧文、田婷、曾丽、朱丽、高文华、张森、李财、尹辅相、杨宏桃,DB5325/T 113—2024,1,情人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情人草组培苗快繁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病虫害防治、合格种苗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情人草组培苗快繁的生产、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2306 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培养基,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人工配制的提供培养材料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某些生理活性物质的,基质,3.2,消毒,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去除外植体表面大部分有害病源微生物(孢子除外)的过程,3.3,接种,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到培养基中的过程,3.4,组培苗,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具有完整根、茎、叶的小植株,4 技术要求,4.1 基本要求,情人草种苗组培繁殖生产中,培养基制作、外植体消毒与接种、接种器械清洗与消毒、接种室及培,养室管理方法和要求等按NY/T 2306 执行,4.2 生产流程,情人草种苗组培生产流程按附录A 执行,4.3 外植体采集,DB5325/T 113—2024,2,4.3.1 母株选择,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4.3.2 采集,在晴天午后或植物表面露水干后,选取活体植物地上部分幼嫩的茎、叶、芽,进行采集。为防止不,同品种混淆,外植体上挂标签,标明母株编号、品种名、采集时间、采集地点等,4.3.3 保存与运输,采集的外植体应当天处理,若不能及时处理,可插到水中保鲜,若需2 d~3 d 长途运输,需用保,湿材料包扎,4.4 外植体消毒,4.4.1 消毒方法,外植体表面消毒方法和要求按NY/T 2306 执行。先将外植体在自来水流水下冲洗10 min~15 min,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消毒8 s~10 s,无菌水冲洗1 次,再用10%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吐温1 滴~2 滴,消毒10 min,无菌水洗3 次~4 次,之后用0.1%升汞溶液消毒10 min 左右,无菌水,清洗3 次~4 次,4.4.2 消毒废液处理,使用过的氯化汞溶液应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处理,4.5 初代培养,无菌条件下,将经表面消毒的外植体切割成适合大小,接种到已经灭过菌的培养基中进行初代诱导,培养。初代培养时间一般为3 周~5 周。为最大限度保持母本特性,宜直接诱导不定芽,4.6 增殖培养,诱导形成的不定芽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扩繁培养。每隔3 周~5 周继代一次,增殖培养代数宜,控制在12 代~30 代,4.7 壮苗培养,若经过增殖培养阶段形成的组培苗个体较小,为促进组培苗长高、长粗,可将组培苗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周期一般为3 周~4 周,4.8 生根培养,组培苗株高3 cm~5 cm 后可进行生根培养,从增殖培养或壮苗培养中切取生长健壮、叶色正常、,叶片舒展的组培苗,接种在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培养周期一般为3 周~4 周,4.9 炼苗与移栽,4.9.1 炼苗,4.9.1.1 移栽标准:组培苗根、茎、叶俱全,基部长出3 条~5 条1 cm~2 cm 长的不定根时,即可进,行炼苗,DB5325/T 113—2024,3,4.9.1.2 炼苗方法:将培养瓶放置在温室中,需散射光,温度控制在25 ℃±5 ℃,封口培养3 d~7 d,4.9.2 移栽,4.9.2.1 洗苗:将组培苗从瓶中取出,放入水温18 ℃~20 ℃的清水中,漂洗干净组培苗表面的培养,基,然后放入百菌清1 000 倍液中消毒处理,之后进行分级,4.9.2.2 移栽:将处理好的组培苗栽植于事先装好基质的穴盘中,基质以刚覆盖过组培苗基部为宜,稍压实,以幼苗不倒即可。基质以0 mm~10 mm 为佳,按体积4:1 混合珍珠岩即可,4.10 栽培养护,4.10.1 温度,苗期温度一般控制在15 ℃~28 ℃,4.10.2 相对湿度,移栽后2 周~4 周内,覆盖薄膜小拱棚,喷雾保湿,相对湿度控制在75%~90%;当第一片新叶完全,张开后,逐渐打开薄膜小拱棚以降低湿度,4 周~6 周后完全打开薄膜小拱棚,大棚相对湿度保持在60%~,85%,4.10.3 浇水,移栽后,当基质含水量低于60%,及时浇水,4.10.4 施肥,移栽第4 周~第8 周内,每隔7 d 喷施水溶肥或氨基酸肥一次,移栽8 周后,视植株生长情况,液,肥浓度逐渐增加,5 病虫害防治,5.1 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物理……

……